青岛培训 培训新闻 事业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审计

事业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审计

资格考试 潍坊正大培训学校 2016-12-08 15:55:25 529浏览

相关标签: 资格考试

1.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国家对事业单位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定额或定项补助标准根据事业特点、事业计划、事业单位收支状况以及国家财政政策和财力可能确定,定额或定项补助可以为零。事业单位必须根据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本年度收入增减因素,以及事业发展的需要和财力可能等,编制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事业单位提出预算建议数,由主管部门汇总报财政部门核定,事业单位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控制数编制预算,由主管部门汇总报财政部门核定后执行。事业单位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等。财政补助收入是财政部门核拨给事业单位的各类事业经费;上级补助收入,是事业单位从上级单位和主管部门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是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取得的收入,应注意,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上缴财政的资金和应缴入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不属于事业单位资金,不计入事业收入,只有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和部分经核准不上缴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才能计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在其业务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是事业单位独立核算的附属单位按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其他收入指上述收入范围之外的各项收入,如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事业单位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事业单位支出包括: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及上缴上级支出。事业支出即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发生的支出,包括人员经费(工资等)、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维护费等;经营支出是事业单位在开展专业业务活动之外的,非独立核算的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这部分支出必须合理归集或分摊,并与经营收入配比;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是指事业单位用财政补助收入之外的收入对附属单位补助所发生的支出;上缴上级支出是指一些非财政补助收入大于支出较多,按规定实行收入上缴办法的事业单位按规定的比例或定额上缴上级单位的支出;事业单位从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取得的有指定项目和用途的专项经费,必须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并定期向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报告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事业单位的年度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形成其结余,但经营收支结余必须单独反映。事业单位的结余,除专项资金结余按规定结转下年使用外,可按国家规定比例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其余部分作为事业基金用于以后年度事业发展需要。事业单位可按规定提取或设置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即专用基金。事业单位专用基金主要有:修购基金,即按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在修缮费和设备购置费中列支,以及按其他规定转入,用于固定资产维修和购置的资金;职工福利基金,即按结余的一定比例提取及按其他规定转入,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集体福利待遇等的资金;医疗基金,指未纳入公费医疗经费开支范围的事业单位按财政部门规定的公费医疗开支标准从收入中提取,参照公费医疗制度有关规定用于职工公费医疗开支的资金;其他基金指除上述基金外的其他基金。

2.事业单位审计的主要内容。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在很多方面与行政单位类似,审计内容也有很多相同之处,在此不再赘述,仅就不同点介绍如下:

(1)预算管理情况。事业单位的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是事业单位的重要收入来源,事业单位收入预算中这部分收入预算的编制是否真实、科学直接影响事业计划的完成和财政、上级补助收入的确定。审计中应注意检查事业单位是否参照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根据预算年度收入增减因素,合理确定收入预算,有无故意低报事业、经营等收入,骗取财政、上级补助的情况,或高报上述收入,影响事业计划完成的问题。

(2)预算执行情况。预算批复和拨款到位情况;财政部门、上级主管部门是否按规定批复预算并办理拨款,有无预算批复不及时,占压拨款的情况;事业单位的各项收入是否全部入帐并按规定纳入预算管理,统一使用,有无隐瞒、转移收入的问题;经费使用情况:事业单位是否按预算和规定的用途使用经费,有无突破预算、挪用经费的问题;各项经费的使用是否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标准,有无提高开支标准,扩大开支范围,挥霍浪费等问题;专项经费是否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并向有关部门报告经费使用情况;有预算收入上缴任务的单位是否及时足额上缴应缴预算收入,有无截留挪用的问题;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是否正确,有无虚增、虚减成本的问题,各项应缴税费是否及时足额缴纳。

(3)结余及专用基金管理情况。结余的形成是否真实合法,有无虚增虚减的问题;各项专用基金的提取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和来源渠道;专用基金的使用是否符合规定的用途,有无挤占挪用的问题。

(4)资产管理情况。大多数事业单位要组织收入,有一定程度的经营活动,这是事业单位在业务特点上与行政单位的一个重要区别。与此相适应,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的要求上与行政单位也有所不同。从资产的种类上看,表现为事业单位有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对无形资产,审计内容主要是:无形资产的形成和计价是否真实、正确,有无虚增无形资产价值的问题;无形资产的转让是否经过资产评估,评估的程序是否合法,方法是否正确,是否存在压低转让价的问题,转让收入是否按规定计入事业收入。对对外投资,主要审计内容有:对外投资是否合法,是否经过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批准或备案;对外投资是否真实,即投出款项是否确实用于预定用途,必要时应向被投资单位核实;以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的,是否按规定进行评估,确定投资价值,有无故意压低投资价值,侵占国有资产的情况。另外,事业单位将资产用于经营活动的,还应核算资产的使用成本,并与经营收入相配比。

(5)往来款项管理情况。往来款项指事业单位的债权、债务。往来款项是否真实、合法,核算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审计中应重点审查往来款项是否合法,有无挪用事业经费、专项资金或违规拆借资金等问题;

往来款项是否真实存在,有无虚列债权债务的问题,必要时应向对方单位查询;审计中还应对往来款的结算情况进行检查,督促事业单位及时催收到期债权,按期偿付债务。事业单位的负债,还包括事业单位收取的、应上缴财政预算的资金和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应缴税金及其他应上缴的款项,审计中应重点检查事业单位是否及时足额上缴,有无截留挪用的问题。

(6)经费使用效益。事业单位的效益可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主要从事物质生产活动,总的来看,对事业单位效益的评价,要比行政单位更侧重于经济效益方面。但由于事业单位在根本上是非盈利性的服务性组织,社会效益仍然是评价其效益的主要内容。对事业单位经费使用效益的评价,主要有以下内容:一是事业计划的完成情况,即事业单位是否完成了事业任务,完成情况的好坏;二是事业单位业务活动对其本身产生的经济效益,即所谓“一次效益”,主要用投入产出比来衡量;三是事业单位业务活动产生的社会效果,即“二次效益”,如某一科研项目在社会上发挥的作用,教育经费的使用为公众提供的教育服务等;四是经费的使用是否合理节约,是否存在损失浪费的问题。

(7)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只是在报表种类、具体的编制方法和分析指标上与行政单位有所不同,在此不再介绍。


继续浏览有关资格考试的文章

个性定制课程

优惠课程

优质教育机构

根据需求定制课程